您的位置:广东省成人学历报考中心 > 成人高考 > 报考资讯 >
广东省成人学历报考中心 发布时间:2020-10-20 10:12
【教育理论重点如下】
教育学部分
【基本知识】
1.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
2.在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范例教学理论。
3.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4.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5.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提出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
纲》(1930年)。
7.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8.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10.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我国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13.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4.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
15.我国首次提出“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学制义务教育”的政策出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6.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17.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8.我国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1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
20.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1.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22.在我国,清政府在1862年京师同文馆最早推行班级授课制。
23.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总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4.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5.把儿童比作太阳,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杜威。
26.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27.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28.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品德行为。
2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30.中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主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3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教育理论教育学简答题如下】
1.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
答:(1)学科课程的特点:
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
第二,主张分科教学;
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
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2.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
答:(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哪些?
答:(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4、《教育法》对学生义务的规定有哪些?
答:(1)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规定。
5、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6、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和继承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活化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教育具有批判和引导文化的作用
7、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8、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特点:主张分科教学,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强调知识本位;
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重视学科理论知识;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
活动课程特点:从儿童的需要、兴趣、个性出发设计课程,强调儿童本位、经验本位;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3)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9、我国目前基本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10、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基础
(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11、德育的基本原则
(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2、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教育理论如下】
心理学部分
【基本知识】
1.心理学中通常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
2.需要: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在心理上的反映,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
3.注意具有选择功能、保持、调节与监督功能。
4.注意的分配是能够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注意品质。
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创造想象:是指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7.意志的品质具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
8.需要层次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又称“动机层次理论”。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10.自我实现需要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它是在其他需要都满足之后才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11.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12.反射:是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
13.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14.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15.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佳,超过150%,就会出现报酬递减。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7.抽象逻辑思维: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18.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9.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情绪状态,特点是弥散性。
20.抑郁:是一种复合性情绪,它表现的强烈而持久。抑郁一般不会导致极端行为、人格解体以及严重的思维障碍,但常会使人处于一种消沉、沮丧、失望无助的状态中。
21.基本的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22.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3.我国心理学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的智力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2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5.气质:心理学上所说的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6.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者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27.系统脱敏:主要用来治疗恐惧症,其基本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
28.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教育理论心理学简答题如下】
一、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
二、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
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
兴趣的依从性
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个性特点
三、记忆的基本过程
1、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保持是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效果的结果,并能一步巩固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四、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五、短时记忆的特点
1、信息保持的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一分钟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
六、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2、判断: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3、推理: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八、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人的知觉特点
定势与功能固着
已有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个性因素
九:压力事件应对方式
根据应对方式的针对性,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
根据应对方式的目的,分为两种:一是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二是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
根据应对方式的表现形式有积极的认知应对、积极的行为应对和回避应对
十:意志品质的培养
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
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十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十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能力与知识、技能属于不同现象和范畴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发展速度不同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1)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
十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能动性
十四、人格的特点:
独特性
稳定性
整体性
功能性
十五、气质类型:
多血质:情感丰富、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善于交往、适应能力强、缺乏耐心和毅力、见异思迁
黏液质:情绪平稳、沉默寡言、细致周到、自制力强、耐受力高、主动性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自制力强、举止缓慢、优柔寡断
胆汁质:情绪体验强烈、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勇敢果断、朴实真诚、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十六、社会态度的功能
工具性功能
知识功能
价值表达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社会适应功能
十七、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
提高助人报酬。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
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作出助人的行为
十八、心理咨询的原则
理解支持原则
保密原则
倾听原则
细致询问原则
疏导原则
促进成长原则
预防原则
十九、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建立关系
了解问题
分析诊断
帮助指导
结束咨询